得了圆锥角膜是不是就要瞎了?得了圆锥角膜是不是就没救了?很多人都谈“圆锥角膜”色变。那么,听起来这么“可怕”的圆锥角膜,究竟有何神通?到底有没有什么法宝能降服它呢?
中文名称:圆锥角膜
英文名称:keratoconus
多发群体:青春期
常见症状:近视、散光
顾名思义:圆锥角膜是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,
成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。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
近视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,不伴有炎症。
发病机制:圆锥角膜至今病因不明,可能为多因素所致,如遗传因素、内分泌因素、代谢障碍等。
发病特征:中央角膜基质变薄,中央顶点成圆锥形突出变性,角膜失去正常弧形,产生不规则散光,形成瘢痕。
发展阶段:圆锥角膜发展缓慢,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:
屈光不正,开始为近视,逐渐发展为散光或不规则散光。
视力进一步下降,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看见角膜中央顶端逐渐变薄,向前突出,有时后弹力层发生破裂,房水侵入,角膜基质可发生水肿和混浊。
角膜顶端常形成不规则线状瘢痕或混浊,角膜浅层有新生血管长入,视力高度减退。
角膜胶原交联术是一种新型的角膜光动力疗法,该技术利用光敏剂核黄素在A波紫外光(波长为370nm)的激活下形成活性氧族,诱导胶原纤维的氨基之间发生化学交联反应,进而增加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,增强角膜的硬度和抵抗力,延缓圆锥角膜的进展。
正常人眼的角膜从组织学上可以分为五层,从外到里面分别为:角膜上皮层、前弹力层、基质层、后弹力层、内皮层(如右图)。其中,角膜基质层所占的比例较大,约占整个厚度的90%。角膜基质层由200层左右的胶原纤维束薄板整齐排列组成,这些胶原纤维束具有韧性大、抗张力强的特点,是维持角膜韧性、张力的决定性因素。
角膜胶原交联术,就是通过使用核黄素来浸泡我们的角膜,再加特殊波长的紫外线去照射,使角膜组织变得更加坚固和稳定,就像穿上了“金甲圣衣”!从此,角膜固若金汤,将圆锥角膜牢牢锁住,再也不会任由圆锥角膜肆意妄为、作恶变形啦!
预约手术 >>角膜胶原交联术在治疗圆锥角膜方面的手术流程较为简单,主要有两个步骤:
1、跨上皮:点药10分钟,通过紫外线脉冲方式照射5分钟。
2、去上皮:去掉角膜上皮后,点药10分钟,连续照射4分钟。
波长在400纳米以下的光线对角膜组织无穿透性,角膜胶原交联治疗的光线波长为370纳米,光线通过角膜基质时迅速衰减且部分被核黄素吸收,仅有7%穿过角膜进入眼内,当治疗区域的角膜厚度超过400微米时,光线不会对角膜深层的内皮细胞和眼内组织产生损伤。
目前,角膜胶原交联术已通过美国FDA认证已在临床崭露头角,是圆锥角膜治疗的未来趋势,也是当前圆锥角膜患者的利好消息。
康复报告显示:角膜胶原交联治疗的操作简单、微痛苦、恢复快、疗效显著、无明显副作用,治疗后一年的角膜地形图显示:圆锥角膜的进展停止或者延缓,角膜散光度数下降,并且随着角膜散光下降,大多数患者的裸眼视力、配镜较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1、圆锥角膜或者疑似圆锥角膜患者;
2、需要做交联的情况就是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,尤其是角膜厚度偏薄度数偏大的近视患者,如果在角膜屈光手术后联合角膜交联技术,增加角膜牢固性,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角膜屈光手术带来的生物力学改变,更加确定手术的安心性。
3、角膜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及溃疡患者,同样适用。
擅长各种角膜移植手术。擅长治疗各种角膜病变,其中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角膜炎症,角膜变性以及角膜营养不良。擅长治疗外眼病,例如:眼睑,角膜结膜肿物,眼睑内、外翻;擅长治疗青光眼;对各种类型白内障的治疗均有独特的建树;首先应用YAG激光对泪道阻塞进行治疗。
德国、美国留学博士,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三十年。
擅长:各种角膜及眼表疾病的手术和治疗。
对各种角膜移植手术,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,深板层角膜移植,角膜内皮移植,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手术,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,角膜交联手术,羊膜移植手术,虹膜囊肿切除手术,各种眼表肿物切除手术,各种睑球粘连分离结膜囊成型手术,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擅长眼部化学烧伤热烧伤的诊疗及手术。
擅长:眼底病、角结膜病
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,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年,擅长各种复杂的眼底病及角膜病的诊治,对各种复杂的眼底病及角膜病手术适应症有高精度的把握。对青光眼、白内障等眼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。